中大校史陈列馆开馆啦!珍贵史料抢先看
8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校史陈列馆开馆活动在南校园格兰堂前的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等校领导、校长助理,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负责同志以及教师、学生、校史实物捐赠人代表等 80余人出席。活动由陈春声书记主持。
△陈春声书记主持活动
陈春声书记表示,校史陈列馆自筹建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带领校史陈列编写组,系统梳理了我校建校以来的历史脉络,广泛征求和汇集校内外相关人士的意见。学校党委宣传部、档案馆、图书馆等部门积极配合编写组开展实物的整理和征集工作。各界校友踊跃捐赠,从2019年1月发布实物征集启事以来,收到校史实物线索23条,实物367种423件。
△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发言
徐俊忠馆长代表校史陈列编写组发言。他表示,编写组希望通过建设性的历史叙述,让校史成为致敬英雄、感恩前人、吸取智慧、陶冶情操的圣地,成为连接师生与广大校友的纽带。他希望参观者能用心去感受中大历史的温度,找到与自己有共鸣的故事,把握中山大学的历史与国家、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脉动,能更好地理解中山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校友林奕聪代表捐赠人发言
我校1985届校友林奕聪代表捐赠人发言。他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三十余年一直珍藏着求学期间的物品。今年,他偶然看到了“中山大学关于征集校史陈列馆校史资料与实物的启事”,当即决定将珍藏多年的331件实物捐赠给母校。他呼吁广大校友关心学校建设,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
△罗俊校长讲话
罗俊校长代表学校对校史陈列馆的开馆表示热烈祝贺,对所有为校史陈列馆建设作出贡献的师生、校友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指出,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品位、有追求、有希望的校史陈列。校史展示中大的历史传统,蕴含中大的文化精神,更激发我们以历史的智慧和担当奋进未来。我们要始终铭记学校伟人手创的历史、爱党爱国的红色传统和追求卓越的学术传承,一代代地传承与弘扬中大历史,把对历史的缅怀与崇敬化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无穷力量。
罗俊校长强调,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始终把校史与时代发展历程相结合,与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相结合,与学校事业发展未来相结合,正确认识时代与大学互为彰显、互为促进的关系。在校史的启迪中,不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努力建功立业新时代,不断强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担当,努力与新时代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保持同频共振。
△与会人员参观校史陈列馆
开馆后,与会人员集体参观校史陈列馆。作为文化育人的载体,陈列馆将成为学校校史宣传和校史教育的重要场所,后续将对全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校史陈列馆共分为“中山手创”“人民中大”“勇立潮头”“奋进一流”四个单元,融合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单元 中山手创
“中山手创”(1924-1949)呈现了从创校到新中国成立的二十五年里,历经创校、扩校、迁校、护校的艰辛,学校却始终坚持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与进步。
在国立广东大学创校之初,孙中山先生相继下达近50个大元帅令。1924年3月12日,命令将省城广州以及全省筵席捐所得三之分二划拨为广东大学经费,并禁止截留挪用,以维教育。
中大发挥邻近优势,对南海及其岛屿展开深入现场调查与研究。其中,尤以牵头调查西沙群岛和代表政府行使对岛上所藏矿产管理权为最重要。1928年5月22日,中大农学院院长沈鹏飞为调查西沙群岛筹备委员会主任,连同农科丁颖、预科陈达夫两教授以及助理员林纯煦、陈炳相,牵头联合组织两广地质调查研究所等单位15人,组团对南海西沙群岛进行历时16天调查,形成了130多页的《西沙群岛调查报告书》。
石牌新校区占地1万多亩,连同林场4万多亩,建筑面积之大,有“中山大学校,半座广州城”之说。
教育学研究所于1928年成立,是近代广东乃至全国首创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主要教授有庄泽宣、崔载阳、许逢熙、范錡、陈礼江、雷通群、王越、陈一百等,办有所刊《教育研究》,出版系列教育研究所丛书,着重中国近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首次提出近代域外新教育中国化理论、民族中心教育制度与理论以及三民主义教育哲学等,体现民族教育的觉醒与自觉的精神,成为1935年中山大学研究院三个研究所之一。
第二单元 人民中大
“人民中大”(1949-1977)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山大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1950年7月1日,校报《人民中大》创刊。创刊号头版头条发表了《对于人民中大的期望》(署名王越)的代发刊词:“过去的中大,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拑制,学校行政课程及教学研究方面,都不能发挥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现在新生了。《人民中大》的刊行,不特(但)意味着中大是在人民的手中,而且意味着伟大的中国是在人民的掌握中。在此人民的世纪,一个大学,倘使要完成其应有的任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末,它必须是人民的大学,它必须掌握大众的方向。”
为顺应并推动科学研究的热潮,我校于1955年3月创办《中山大学学报》,由历史系杨荣国教授任创刊主编。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致函中山大学,为毛泽东主席订阅两份《中山大学学报》,并购已出版的两期《中山大学学报》各两份。
蒲蛰龙教授及其团队响应开门办学号召,到广东省四会县大沙公社探索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实行“两个三结合”,即干部、社员、教师“三结合”和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在水稻害虫的生物防治实践和生物综合防治的科学实验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图为蒲蛰龙教授在广东四会县大沙人民公社的田间地头。
陈心陶教授从1951年开始,他就带领团队师生深入广东四会六泊草塘血吸虫病核心疫区,实地研究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生长周期、活动情况等生态规律,在研究钉螺生态学的基础上,总结群众经验,经过科学实践,提出了结合兴修水利,围垦开荒,从根本上改变钉螺孽生环境,走一条把消灭钉螺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的新路子。图为陈心陶教授深入血吸虫病疫区,进行调查研究。
第三单元 勇立潮头
“勇立潮头”(1977-2012)描绘了改革开放后,学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办学空间的拓展和学科结构的重新布局,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条件全面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中山大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4项,中山医科大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8项。在科学大会上获奖的科研成果,其科研工作都是改革开放前进行的。在曲折探索时期,学校师生仍然坚持教育科研,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率先在全国探索“省部共建”和“联合办学”模式。广东省政府和教育部在全国率先共建中山大学,开启了中国高等学校办学的新模式,带动了全国各地部属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共建。1993年,国家教委与广东省政府人民政府达成共同建设中山大学的协议。1994年,卫生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率先达成共同建设中山医科大学的协议。
1996-2000年,在“211工程”建设期间,广东省对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支持颇多,经费投入已超过教育部、卫生部的投入,使两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
1999年,《羊城晚报》报道《中山大学校长和中山医校长谈“强强联合”》。在中山医科大学133周年校庆活动中,中山医科大学校长黄洁夫和前来庆贺的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谈到,广东需要一所更强的大学。
第四单元 奋进一流
“奋进一流”(2012-)凸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大学进入追求卓越、迈进一流的新时期。学校不断完善与提升办学治校理念,明确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发展成为一所社会首先想到、国家首先想到、学界首先想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全面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和大平台建设。学校在原有196个国家与省部级科研平台基础上,培育166个大团队,重点建设6个重大创新平台,包括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天琴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大平台建设支撑多学科源头创新,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服务空间、海洋(南海)、健康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党委宣传部、博物馆(校史馆)
摄影:郝俊、肖遥、彭亦帅
编辑:李智
责任编辑:罗志豪
初审:李劲峰
审核:赵现廷、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